药性赋·寒性
诸药赋性,此类最寒。 犀角解乎心热;羚羊清乎肺肝。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;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。 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;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。 薏苡理脚气而除风湿;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。 瓜蒌子下气,润肺喘兮又且宽中;车前子止泻,利小便兮尤能明目。 黄柏疮用;兜铃嗽医。 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;薄荷叶宜消风清肿之施。 宽中下气,枳壳缓而枳实速也;疗肌解表,干葛先而柴胡次之。 百部治肺热,咳嗽可止;栀子凉心肾,鼻衄最宜。 玄参治结热毒痈,清利咽膈;升麻消风热肿毒,发散疮痍。 茵陈主黄疸而利水;瞿麦治热淋之有血。 朴硝通大肠,破血而消痰癖;石膏治头痛,解肌而止烦渴。 前胡除内外之痰实;滑石利六腑之涩结。 天门冬止嗽,补血涸而润肝心;麦门冬清心,解烦渴而除肺热。 治虚烦,除哕呕,须用竹茹;通秘结,导瘀血,必资大黄。 宣黄连治冷热之痢,又厚肠胃而止泻;淫羊藿疗风寒之痹,且补阴虚而助阳。 茅根止血与吐衄;石韦通淋于小肠。 熟地黄补血,且疗虚损;生地黄宣血,更医眼疮。 赤芍药破血而疗腹疼,烦热亦解;白芍药补虚而生新血,退热尤良。 消肿满,逐水宜牵牛;除毒热,杀虫宜贯众。 金铃子治疝气而止脘痛;忍冬花疗疮疡而解热毒。 侧柏叶治血山崩漏之疾;香附子理血气妇人之用。 地肤子利膀胱,可洗皮肤之风;山豆根解热毒,能止咽喉之痛。 白鲜皮去风,治筋弱而疗足顽痹;旋覆花明目,治头风而消痰嗽壅。 荆芥穗清头目便血,疏风散疮之用;瓜蒌根疗黄疸毒痈,解渴消痰之忧。 地榆疗崩漏,止血止痢;昆布破疝气,散瘿散瘤。 疗伤寒,解虚烦,淡竹叶之功倍;除结气,破瘀血,牡丹皮之用同。 知母止嗽而骨蒸退;牡蛎涩精而虚汗收。 贝母清痰,止咳嗽而利心肺;桔梗下气,利胸膈而治咽喉。 黄芩治诸热,兼主五淋;槐花治肠风,亦医痔痢。 常山理痰结而截疟疾;葶苈泻肺喘而通水气。 桑叶疏风热,发汗消水而用浮萍。 钩藤平肝风,透疹散热而用蝉衣。 青蒿珠退潮热;白头翁治热痢。 冬葵子利肠,便燥淋涩并治;夏枯草平肝,瘰疬瘿结能医。 大戟、甘遂同为泻水利水之药;茜草、棕榈皆属和血止血之品。 板蓝根治瘟毒而清血;蒲公英消痈肿而解毒。 丹参活血调经,血瘀腹痛能治;白前宣肺下痰,肺热咳逆宜用。 蔓荆子治风热头痛;旱莲草有止血之功。 秦皮治热痢,并能清目;紫草疗斑疹,预防亦用。 苦参解毒泄肠热;芦根清胃除烦呕。 马齿苋治热痢;白雷丸杀三虫。 郁金解郁,凉血破血;蟅虫化瘀,伤愈经通。 益母草活血调经,妇女多施;穿山甲溃脓散血,外科常用。 清肺火、养肺阴,北沙参效着;泻肝火、泄湿热,龙胆草功崇。 此九十四种药性之寒,又当考图经以博其治,观夫方书以参其用焉,其庶几矣。
|